全国首个“百冠之城”诞生背后的守护
随着工业和信息化部遴选的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结束公示,制造业大市宁波以104家“冠军”企业数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破百的城市,并连续7年在全国城市中蝉联第一。
在宁波产业不断转型升级、企业高新技术不断迭代升级的同时,侵犯甬企商业秘密犯罪也持续走高,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直接威胁。宁波市公安局立足宁波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城市定位,积极推进商业秘密机制体制改革,形成守护企业创新“密码”矩阵,积极赋能甬企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培育人才密码, 提升犯罪打击战斗力
解锁证据密码, 减轻企业举证责任
商业秘密案件能否成案,很大一部分因素在于受害企业自身能否提供被侵害的证据。因证据规格要求较高等因素,企业在遭受侵害开展刑事维权时往往面临“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的困境。
对此,宁波市公安局积极争取并推进部局关于商业秘密受立案试点工作,着力帮助企业解锁证据密码。在广泛征求主管部门、司法机关、律师行业、企业协会意见的基础上,按照商业秘密“秘密性、价值性、保密性、合法性”四性,梳理总结受立案证据要素,研究制定《报案证据清单》,接受企业报案时,对符合必备证据要素的先行受理,并指导企业对照清单跟进补充、对账销号。
对涉及技术性商业秘密等疑难问题,则点对点靠前指导企业提供证据,有效降低企业报案门槛,据统计,企业举证有效率较前期上升24.5个百分点。
“我们集团曾发生过被侵犯商业秘密案件,涉案商业秘密价值达1.6亿余元。公安机关不仅日夜攻坚突破法律适用难题,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还主动指导我们对保密制度、触密规范、留痕措施进行针对性完善,公司的保密能力以及公司全体员工的保密意识都得到大幅的提升。”博威集团有限公司法务经理汪溥说道。
研发预警感知密码, 前置防范风险隐患
在推进受立案试点过程中,宁波市公安局发现许多企业由于缺乏意识,导致没有有效的保密措施、不能及时发现侵权风险、被侵权时无法有效举证,甚至在被侵权后无法被认定为被侵犯商业秘密。
针对此类情况,宁波市公安局自主研发制造业企业商业秘密刑事风险预警感知平台,逐一梳理企业在人员管理、制度落实等方面的6大项50个风险要素,形成《商业秘密防控检查标准表》,设定百分制评分体系及“体检上门”标准化操作流程,全面推行“知产警官”进企体检服务。
截至目前,宁波公安已为766家企业开展商业秘密体检,风险预警感知平台智能生成风险体检报告1258份,发布红黄码预警630条。依托“知产警官”联动处置、跟踪帮扶,推动整改潜在风险隐患134个,避免6起侵犯商业秘密案事件发生。
此项工作得到党委政府和市场主体的好评,入选浙江省第二批营商环境“微改革”项目、浙江省公安机关服务保障三个“一号工程”优秀实践案例、宁波市营商环境最佳实践案例。
推动产业发展密码, 探索新能源发展“试验田”
北仑区聚集了100多家汽车及关键零部件规上企业,是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宁波市公安局以侦破侵犯新能源车企商业秘密案件为契机,在北仑区试点设立宁波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中心。
在建立健全涉新能源车企刑事案件快速反应机制、警企信息互通机制、第一时间联动核查处置犯罪线索的基础上,宁波市公安局还会同市知识产权中心、检法机关、市监海关、律所协会等,建立知识产权服务延伸机制,将出口白名单企业申报、共享法庭、知产申请、快速预审、调查取证、纠纷调解、司法援助等多部门职能进行整合进驻,实现知产业务创造、保护、运用“一站式服务”。
目前,“知产警官”已累计对北仑区100余家汽车规上企业进行上门走访,会同工商联、行业协会等单位举办10场知识产权保护讲座,为企业提供商标、专利、商业秘密犯罪防范建议50多条,法律咨询、行业指导和专业意见80多次。自中心试运行以来,北仑有效实现汽车产业知识产权刑事领域“零侵害、零发案、零受损”。
在探索新能源发展保护“试验田”的基础上,宁波市公安局根据地域产业特点,与15家行业链主型企业建立联系,通过在企业内部挂牌设置知识产权警企联络站,持续推进多类型多领域保护阵地建设。
(作者:本站编辑,来源:宁波公安)![]() |
![]() |
商业秘密网官方公众号 | 真了么官方公众号 |
- 全国首个AI和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商业秘密保护团体标准发布2025-07-05
- 百年技艺靠口传心授,极易流失,咋办?黄浦出台首个老字号商业秘密保护指南2025-07-04
- 天赐材料起诉永太科技液体锂盐“商业秘密连环案”,共索赔8.87亿元2025-07-03
- 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杭州市检察院、杭州市公安局、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商业秘密保护典型案例2025-07-02
- 博亚精工:收到商业秘密维权赔偿金1500万元202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