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政策文件 > 正文

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8)

发布时间:2015-05-10 17:33商业秘密网点击率: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支持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支持浙江工业大学等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高校成为国内知名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若干所特色教学型本科院校进入全国同类院校前列,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6%。加大学科专业调整力度,继续加强“重中之重”学科建设,实施本科高校重点一级学科建设工程和高职院校优势与特色专业建设工程,力争取得一批标志性重大科研成果,打造一支高水平学科专业团队。

  全面加强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布局,建成盲教育以省为主、聋教育以市为主、培智教育以县为主的特殊教育中小学布局体系。增加特殊教育投入,加快改善办学条件,充分满足残疾人平等接受教育的需要。继续对大中小学残疾学生实行学费、住宿费减免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

  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办学和管理体制,完善公办学校体制,开展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积极鼓励支持民办教育规范发展。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全省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达到21%以上,全省各级财政教育经费支出比重高于现有水平并力争逐步提高,全社会教育投入增幅高于同期生产总值增幅。健全分级分类管理机制,转变政府教育管理方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稳妥推进中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中小学校发展性评价制度。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创办2—3所中外合作的高水平大学和5—8所二级学院。

  (三)建设人才强省

  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统筹科技研发、技能、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人才队伍协调发展。重点培养一批能冲击国际科技前沿、处于国内一流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研究水平国内领先的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创业人才,造就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企业家,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科创领军人才。

  开发转型发展重点领域紧缺人才。积极调整优化人才结构,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现代产业人才队伍。围绕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开发各类急需人才。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依托高新区、开发区(园区)、高校、科研院所和大企业集团,建立20个以上省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大力培养教育、政法、人文、社区等社会发展领域的专门人才,造就一支专业水平高、职业道德好、服务能力强的社会建设人才队伍。

  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党政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党政人才和公务员队伍。提升“浙商”整体素质,培养造就一批能引领创新创业、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270万人。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专业技术人才410万人。大力提高技术知识水平和创造性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水平,培养造就高技能人才160万人。适应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培养造就农村实用人才105万人。着力提高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化、职业化能力,培养造就社会工作人才10万人。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投入,明显提高人力资源投资比重。制定支持科技人才创新平台建设的政策措施,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等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平台建设。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创业+民营资本”模式,营造重才爱才的社会环境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实施促进人才柔性引进和使用的政策,吸引集聚国内外各类高层次人才以各种形式来我省创业创新。

  九、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者:,来源:)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温馨提醒:

当您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请冷静以待,可以通过咨询法律专业律师,咨询相关法律问题,走适宜的维权之路,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护您自身权益!

如果有法律问题,请拨打免费咨询热线:0574-83099995 我们及时为您解答。

免费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