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知识产权智库 > 版权保护 > 动态 > 正文

编剧严歌苓新书版权遭热抢 但张艺谋不要

发布时间:2015-05-18 08:45商业秘密网
  5月13日晚,严歌苓携新书《床畔》来到北京大学与作家刘震云对谈。在与作家刘震云对谈之前,严歌苓告诉记者,这是一个20年前就开始落笔的故事,她试图通过护士万红与连长张谷雨之间奇妙的情感,来讨论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英雄的理解。在当晚的对谈中,刘震云变身“段子手”,“金句频出”,他表示已看完《床畔》,并认为严歌苓是在用小说打捞一段被人遗忘的历史。
  新作灵感
  “老铁”的称谓引起我的反思
  这是一本从落笔到完成耗时20年的小说。《床畔》的故事发生在1976年,在成昆铁路建设中一位连长张谷雨为救战士负伤,成为植物人,护士万红以优异成绩被选为英雄的专职护士。当严歌苓回头再读《床畔》时,她被书中的女主人公感动到落泪,“万红太了不起了,她一直守护在张谷雨身边,最后所有的一切都改变了,只有万红的信念与坚守成为绝唱,这是一个美人救英雄的故事”。
  谈及这本小说的写作灵感,严歌苓的思绪回到了上世纪80年代,那会儿她还是成都军区的一名文艺兵。在当兵第三年,她听到了这样的传说,铁轨下躺着的每一条枕木,都等于一个捐躯的铁道兵战士,“我曾随团去铁道兵的筑路工地巡回演出,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世界上存在一支专门修铁道的部队,也第一次听到‘老铁’这个名称”。当时,如果在公路上遇到“老铁”的车,“我们的汽车兵就会让他们先过去”。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铁”的称谓变成了铁道兵战士自嘲的称呼,也是其他兵种给予他们的略带戏谑和轻蔑的称呼。严歌苓从中得到启发,以《床畔》来探讨不同时代下,人们对于英雄态度的变化。不过,在严歌苓的概念里,“我对英雄的理解是恒定的,包括勇敢、忠诚、舍己为人这种超乎寻常的人性美,这一点我跟万红很像”。
  遗憾之处
  取名《护士万红》更合我的风格
  从1994年落笔到去年定稿,严歌苓前后进行了三次大改,“这个故事好像与我始终有缘,像幽灵一样一直跟着”。严歌苓自己对这个作品的期望很高,但“总是写不出感觉,但又不能够放弃,所以写了又推翻,推翻了又写,终于在去年写完了”。为了写好“万红”,她还曾在医院住过20多天。
  与严歌苓以往的小说《第九个寡妇》《小姨多鹤》《老师好美》《少女小渔》相比,这一次的书名《床畔》显得更具象征性。“最开始的名字就叫《护士万红》,不过出版社的朋友觉得太朴素了点,于是更名为《床畔》”,严歌苓觉得《床畔》挺有象征意义的,“医院的白铁床是艘船,似水流年从床畔流过,护士万红是唯一一个摆在世俗和英雄之间的生命,有不错的诗意在里边”。但从严歌苓以往的小说名字中不难看出,她不是一个特别追求意境的作家,“发表前我说还是叫《护士万红》吧,这跟我所有小说名字一样比较纯朴”。最后,因为时间太紧张了,没有将名字更换过来。
  严歌苓是一名高产的作家,她最近又完成了一部剧本的初稿《妈阁是座城》。保持这种状态的秘诀主要是她要写很多命题作文,“比如影视方面的,就会累,但又不愿意去驳人家的面子”。严歌苓说,她还是更乐意写小说,“因为小说可以每天控制,想写多少写多少”。她从来不去预计自己将来要写什么,“只是说有一些题材我会越来越难忘,就会去准备写作材料,如果在资料准备的过程中,发现题材永远也不可能驾驭的,那我也可能会放弃”。
  改编电影
  张艺谋不执导但给过建议
  严歌苓介绍,这一部小说不是以情节取胜,主要是依托大量的心理活动来展开的。她透露,在写《床畔》第二稿的时候,自己正在台湾筹备《金陵十三钗》,导演张艺谋曾给《床畔》提过建议,“他建议我不要用两个人物视角来写作”。张艺谋与严歌苓的观点一致:“不应该把植物人作为叙事视角之一,关键不在于他是不是真的正常地活着,而是万红以信念去证实他活着。”严歌苓曾拖着这部小说的手稿从美国到非洲,从非洲到亚洲,又从亚洲到欧洲,直到去年终于写完。(作者:汪诚,来源: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温馨提醒:

当您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请冷静以待,可以通过咨询法律专业律师,咨询相关法律问题,走适宜的维权之路,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护您自身权益!

如果有法律问题,请拨打免费咨询热线:0574-83099995 我们及时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