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保护行动 > 正文 >

护航千年港城 助力“甬”攀高峰

发布时间:2025-10-24 09:51商业秘密网点击率:3650
宁波公安机关抓住关键环节服务创新发展

护航千年港城 助力“甬”攀高峰

东海之滨,海定波宁;潮起甬江,港通天下。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浙江宁波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破浪前行。

发展所向,公安所往。公安机关是高质量发展的参与者,更是护航者。宁波公安深入实施共富警务,挺膺担当、主动作为,聚焦影响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坚持打防并举、管服并重,护航这座千年港城加速奔向“全球智造创新之都”。

知识产权保护

创新发展底气足

“林警官,我已完成对企业的‘体检’,未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和风险漏洞。”“好的,收到!”
近日,在宁波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中心,宁波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知识产权犯罪侦查大队民警林哲通过“制造业企业商业秘密刑事风险预警感知平台”,与正在某新能源科技企业进行安全检查的“知产警官”吴淑婷进行视频连线。
这是宁波公安“知产警官”对易受侵害企业开展“点对点”安全检查的日常场景。
目前,宁波有上万家成规模的制造业企业,其中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15家,支撑起“宁波制造”的硬核实力。
对企业而言,知识产权是核心资产,是立于不败之地的保障。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份“资产”、呵护企业的创新活力?宁波公安展开了一系列探索实践。
“从‘前端感知、前置预警、前瞻防控’出发,宁波公安自主研发了‘制造业企业商业秘密刑事风险预警感知平台’和‘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系统’,这两大系统平台整合多个政府部门的数据,从6个风险领域、50个维度,对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状况进行全方位‘体检’。”宁波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知识产权犯罪侦查大队负责人杨凯告诉记者。
杨凯轻点鼠标,系统界面随之展开。记者看到,“制造业企业商业秘密刑事风险预警感知平台”清晰呈现了1200余家重点制造企业的“体检报告单”,并对识别出的风险点逐一给出精准管控建议。
实体化运行全国首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中心、深化刑事保护体系建设、打造知识产权警务联络官(“知产警官”)梯队……一系列实招高招接连落地,宁波公安精准回应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需求,特别是在防范和规避知识产权侵权风险方面持续发力,成效显著。
商业秘密保护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难点,存在“报案难、举证难、维权难”等诸多困境。为破解难题,宁波公安精准施策,扎实推进“安芯”专项工作,聚焦打击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持续深化受立案改革试点,推行“容缺受理”机制,切实减轻企业举证负担。
与此同时,民警主动走进企业,开展商业秘密保护宣讲,助力企业增强防范意识,从源头降低侵权风险。杨凯介绍:“去年,宁波公安侦办的一起为境外非法提供商业秘密案,入选公安部全国典型案例。破案的同时,我们注重发现和纠治个案背后的深层次问题,以达到‘破一案、治一类、护一行’的效果。”
如今,宁波公安168名“知产警官”活跃在企业一线,为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提供“云端预警+地面巡查”相结合的全面守护。今年以来,宁波公安侦办涉知识产权案近6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7名;捣毁犯罪窝点84个,涉案金额达6800余万元。

“有了公安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我们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有底气。”宁波市北仑区一家新能源汽车上市企业负责人表示。

助企“招才引智”

产业发展活力旺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宁波市奋力打造科创高地,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才纷纷奔向这块创新创业的热土。
着眼“走出去拓发展、引进来强动能、留下来筑根基”,宁波公安全面构建护企引才留才全周期服务体系,持续优化移民出入境政策,健全企业出境快捷通关机制,打造高效服务平台,助推企业吸引外籍人才、开展跨境合作。
“您好,这里是‘Our Luo Sir’,我是骆警官,请问有什么需要可以帮您?”在宁波高端装备海外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宁波市公安局北仑区分局出入境管理大队教导员骆佳伟正在接听咨询求助电话。
“成立于2020年的高端装备海外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大量引进海外工程师,借力‘最强大脑’,推动一批北仑企业站上巨人肩膀、参与全球竞争。”宁波市公安局北仑区分局副局长胡朝霞介绍,“我们以设立在协同创新中心的移民事务服务站为抓手,打造‘人才会客厅’警务品牌,创建‘Our Luo Sir’警官工作室,推出全新涉外服务模式,24小时在线服务,并坚持做到‘3W’,即保证无论何时(When)、无论何地(Where)、无论何人(Who)都能在第一时间享受到管家式的服务。”
梧桐茂兮,凤凰来栖。今年年初,骆佳伟协调联动相关部门,为北仑区一家医药企业的生物学外籍高层次人才马尼亚欣出具了外国人永久居留推荐函,帮助其成功办理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为其安心从事科研工作解决了后顾之忧。
今年以来,宁波公安出入境管理“外国人工作一件事”联办事项办理时间缩短至7个工作日,受理外籍高层次人才永久居留申请数量同比增长22.1%。在全省率先在“浙里办”搭建“境融智治”外国人管理服务平台,提升外籍人才工作生活便利度,目前服务人数超2万人次。一项项服务、一组组数据,充分体现了宁波公安助企“招才引智”的实践成效。
结合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建设,宁波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制定了“一揽子”扶持政策,如为海外人才、外籍客商等办理“一站式”紧急落地签,优化机场口岸便捷通关服务措施,打造签证、过境免签等业务“前置审查、一窗受理、联合联办”,以及构建“一站式”出海服务体系。
坐落在鄞州区的和邦大厦是一个写字楼集群,聚集了超百家企业,一年纳税近7亿元。鄞州区分局在此设立警企服务站,驻站警企联络官徐俊丰联动银行、社区等部门,为企业量身定制“出海政策礼包”,解决企业在出入境手续办理、海外风险防控等方面的急难愁盼,打通企业与人才的“双向通道”。目前,越来越多在宁波工作、生活的外籍人才享受到出入境政策的红利。

人才因产业而聚,产业因人才而兴。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宁波市GDP同比增长5.1%,工业、服务业、消费、出口等领域均实现稳定增长,产业创新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引领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

“陆海一体”治理

海洋经济前景阔

站在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12楼的露台远眺,蔚蓝的天空下,海岸线蜿蜒无际。庞大的国际集装箱船停靠在码头,运输车辆往来穿梭,桥吊舞动着钢铁巨臂高效作业,一派繁忙景象。
宁波,因海而生、凭海而兴、向海图强,海洋资源得天独厚。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宁波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支点。
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宁波公安精准打防涉海犯罪,防范化解涉海重大安全风险,不断夯实沿海治安防线,为海洋经济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走进象山县公安局反走私合成作战中心,“反走私综合智治系统平台”大屏幕实时显示沿海安全管控的画面和数据信息,来自公安、海警、海事、渔业、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同平台联合办公。
“走私犯罪链条长,且环环相扣,从公海上的走私‘母船’到进入我国领海后的接驳转运‘中巴船’,再到靠岸后的‘地接’,其中的每一个环节,不法分子都是单线联系,犯罪手段十分隐蔽。”象山县公安局海防管理大队大队长王辉介绍,“针对走私犯罪,我们坚持打防结合,做到对线索苗头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强化‘购、运、储、销’全链条联查联打联治。”
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象山县18个镇乡(街道)都是反走私的前哨阵地,公安机关严密港口、岛屿、海岸线治安防控,技防物防人防多管齐下。在象山县贤庠镇青莱村的码头,“无感型”智能限高杆在便利码头正常作业运行的同时,能够有效预警走私车辆通过。今年以来,象山县公安局查扣走私冻品176.9吨,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9人,涉案金额1500余万元。
与此相互策应、相得益彰的是翱翔于城市上空的警用无人机。宁波公安发展低空警务,深化海岛警用无人机实战应用,拓宽海上治安防控工作维度,形成“空地一体”巡控网。
宁波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公安警务航空队)警航大队教导员高晖介绍,沿海区域范围广、海况复杂多变,无人机可将难以踏足的陡峭崖岸、无居民海岛等展现在镜头下,相当于打开了“天空之眼”,助推涉海打防管控工作全面提质升级。
前不久,宁波公安自主研发了无人机智能侦查处置模型和无人机应用风险防控模型,对各类涉低空违法犯罪实现了从智能巡航、自动预警到快速处置的全自动化闭环。目前,宁波公安已成功处置30余起低空异常飞行事件。
浪潮奔涌,激荡奋进豪情。宁波公安将进一步推动警务工作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以高效能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助力这座千年港城在新征程上“甬”立潮头。
(作者:本站编辑,来源:中国警察网)
商业秘密网官方公众号 真了么官方公众号
温馨提醒:

当您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请冷静以待,可以通过咨询法律专业律师,咨询相关法律问题,走适宜的维权之路,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护您自身权益!

如果有法律问题,请拨打免费咨询热线:0574-83099995 我们及时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