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政策文件 > 正文

关于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6)

发布时间:2015-05-10 17:33商业秘密网点击率: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一)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紧紧围绕实现功能定位,全力打好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攻坚战,加快建设高端产业聚集区、科技创新领航区、生态文明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和谐社会首善区,努力当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充分发挥北方对外开放门户作用。全面推进功能区开发建设,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努力增强服务能力。完善大通关体系,推进港口功能、口岸功能、保税功能向腹地延伸,创建国际一流的口岸运行体制。

  基本建成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坚持以建设先进制造业聚集地为目标,以大项目好项目为支撑,延伸产业链条,实现集群发展,重点发展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新能源、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海洋科技等产业。推进滨海高新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培育壮大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打造一批国家级科研机构,建设一批企业技术中心。

  基本确立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地位。发挥海港、空港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综合优势,整合港口资源,显著提升航运物流服务功能。加快南港区开发建设。天津港建成30万吨级深水航道,建设港城分离的集疏运体系,发展大陆桥运输,建成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和北方最大的散货主干港。滨海国际机场完成二期扩建工程。建成京津城际延长线、津汉高速公路等项目,形成高效、快捷的现代交通网络。增强东疆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功能,拓展内地“无水港”,发展邮轮经济。培育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建设海港、空港、开发区等8个物流园区,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发展适合新区特点的金融、航运、物流、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

  基本建成宜居生态型新城区。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初具规模。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积极发展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推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和低碳试点城市标志区建设,率先达到国家生态市建设标准。

  (二)加快壮大区县经济实力

  继续实施“三区”联动发展战略,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培育强区强县强镇,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全面提升郊区县产业发展水平。发挥各自优势,突出主导产业,实现错位发展。继续推进农村工业向园区集中,提高投资强度和产业聚集度,落实一批支撑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全面建成31个示范工业园区,提升开发区发展水平,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建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设施农业达到100万亩。严格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标准化水平。继续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使95%的农户进入产业化体系。积极发展面向农村的服务业。

  进一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扎实推进示范小城镇建设,尊重农民意愿,高水平规划建设,实施科学管理,全面建成四批示范小城镇,完成土地复垦任务。加快新城、中心镇、一般镇建设,继续搞好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中心城区加快发展服务经济。有效整合资源,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提高中心城区产业层次、科技含量和产出效益。重点建设小白楼、解放路、文化中心、南站地区,提升文化品位和载体功能,加快建设西站、柳林两个综合性城市副中心。进一步加强海河两岸综合开发改造。建设一批总部经济聚集区、特色经济街区、创意产业园区,打造一批“亿元楼”,提高都市型经济发展水平。

  (三)加快构筑高水平现代产业体系

  全力打好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攻坚战,坚持抓大项目好项目建设,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三次产业水平,努力构筑高端产业高地和自主创新高地。

  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进一步发展八大优势支柱产业,推动产业集成集约集群发展。“十二五”末,优势支柱产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达到95%。完善大飞机、大火箭、直升机等产业链,建设国家级航空航天产业基地;加快实施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等重点项目,完善石化工业产业链,建设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机车车辆、造修船、港口机械等十大成套装备,建设国家级重型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设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加强中药关键技术研发和标准化建设,加快产业化步伐,建设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发展风力发电、绿色电池、光伏电池、复合材料、化工新材料等,建设国家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构建10个国防工业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国家级国防科技工业基地;加快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建设轻纺产业基地。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提高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水平。继续按照“三个一批”要求,推进高水平重大项目建设,增强持续发展能力。(作者:,来源:)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温馨提醒:

当您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请冷静以待,可以通过咨询法律专业律师,咨询相关法律问题,走适宜的维权之路,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护您自身权益!

如果有法律问题,请拨打免费咨询热线:0574-83099995 我们及时为您解答。

免费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