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知识产权保护平台 > 知识产权保护 > 商业秘密保护 > 服务项目 > 正文

谁泄露了公司的商业秘密(2)

发布时间:2015-05-10 17:36商业秘密网点击率:手机版


  然而他们为什么会“唯利是图”呢?起因在于没有归属感。比如市场上各种各样的文化公司,大多不怎么尊重劳动法,加班没有加班费,社保也往往得员工自己交。效益好的时候待遇尚可,一旦不太好,裁起员来毫不手软。由于许多情况下,连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用工合同都没有,大家自然无所约束,想跳槽明天就可以突然去别的公司,“敌我转换”突如其来,让其他同事连适应的机会都没有。

  前阵子,小丽负责编排的一本学生读物卖得不好,老板说她选的文章越来越差。我替她辩解,说可能因为有些小作者面临升学,写得比以前马虎了。说实话,我觉得小丽那阵子其实很卖力,有时候竟然自己主动加班,劳动态度肯定没问题。

  “你知道吗?小丽竟然偷偷在给老马做兼职。”某天,老板气急败坏地告诉我。老马是他的死对头,做的几本刊物几乎都是我们的劲敌。

  “我们这里底薪比老马那里高,不过编辑费比他们低。或许因为这个原因,小丽没有直接跳过去,而是两头通吃。我看她给老马那边排的文章,都比给我们自己的好一些。这不是吃里扒外吗?”老板气愤地决定解雇小丽。然而,以后会不会有下一个小丽?他心里也没底。

  一个行业,人才不流动是不健康的,人才流动得过快也是一种病态。敌中有我,我中有敌,精力都耗在了“躲猫猫”上了,正经事怎么能做得好?

  什么“小道消息”都敢传?

  强尼(公务员)

  前两天在《环球时报》看到一篇报道:德国巴登符滕堡州宪法保卫局一名反间谍专家宣称,中国雇佣100万名间谍,使用互联网等手段,从德国政府和企业窃取商业与技术机密。

  呵呵,这种说法也太耸人听闻了,这个数字意味着,中国的14亿人口中,每1400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潜伏”德国当了间谍!

  我不知道这位“专家”口中的间谍是否身兼数职,否则,按照他的逻辑推测,中国势必还需要数以百万计的间谍瞄准那些工业强国。这样一来,岂不是我们身边布满了“暗算”的眼线?

  虽然,这位专家的说法在东西方都被斥为“荒唐无稽”,却也从侧面反映出信息战在当下的重要地位。当年日本的迅速崛起,就与三井、三菱、伊藤忠等六大商社的情报系统密不可分。它们在全球187个城市设有800多家分支机构,据说情报传递速度超过美国CIA.

  
  当然,一般人尚无此荣幸接触到如此高级的情报,绝大部分人甚至对商业机密一词毫无概念。

  前不久,我想介绍我的亲戚去一家商场实习。原本以为此乃举手之劳,没想到,对方却为难地说:“你亲戚是大学生,八成不肯做基层销售吧?可是,因为牵涉到公司机密的问题,管理层面不接受实习生呢。”我大惊,第一次和商业机密有了亲密接触。

  可能因为平时打交道的人都不在要害部门,自己又是基层的公务员,身边的人不像商场中人那么“斤斤计较”,缺乏保密观念,什么样的“小道消息”都敢传,所以我平常还真少了这根筋,不仅没注意管好自己的嘴,还喜欢东打听西打听。有一次饭局,在座的有一个是基金经理。于是从上冷菜时开始,一桌子人就反复逼问他。终于在酒席快结束的时候,从基金经理嘴里逼出一组“6位数字”。大家方才纷纷掏出手机,记下这组数字,心满意足地散席。

  昨天,饭局上又从某区一个公务员嘴里听说,他在市政府办公厅工作的一个同学喝多了,透露了两只据说铁定要重组或者注入资产的大牛股,说只要长期持有,翻番是迟早的。这算得上是重大商业机密吧?莫非,觥筹交错间,价值连城的信息就不胫而走了?

  商场如战场多听少开口

  艾米(文员)

  曾经参观一家从事食品加工的外资企业,一个大工厂,一圈兜下来,生产车间里是中国人,行政、营销是中国人,仓库里是中国人……一直兜到研发中心,才看到外国人。我突然发现,把中国人口味研究得透透的、并在开发让人爱不释手的产品的,都是他们自己人,是公司的绝对骨干。他们手中有公司的股份,和公司“同生死共命运”。一切都可以交给外人操作,除了产品配方。只要他们牢牢掌握配方,公司不管把分厂开到哪里,都不会泄密。 (作者:,来源:)
商业秘密网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温馨提醒:

当您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请冷静以待,可以通过咨询法律专业律师,咨询相关法律问题,走适宜的维权之路,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护您自身权益!

如果有法律问题,请拨打免费咨询热线:0574-83099995 我们及时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