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知识产权智库 > 商业秘密保护 > 动态 > 正文

“互联网+” 真是知识产权的救赎吗?(2)

发布时间:2015-12-23 09:37商业秘密网

  然而,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服务还无法达到这样的水平。专利从申请到授权,大量时间都耗费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审查环节,“互联网+”起不到什么帮助作用。至于专利申请前的准备过程和流程,虽然有代理所参与,但互联网顶多只能协助解决代理所与企业的联络问题,真正的服务比如专利挖掘基本都是线下完成,现有的互联网平台并不能实现在线专利挖掘。此外,专利撰写质量的好坏,更多的取决于代理人的用心程度和代理所的流程管理水平,这一点“互联网+”就更是无能为力了。这就好比互联网房地产平台不可能把触角深入到建房施工的现场。还有专利交易,目前并不是因为中间环节太繁琐复杂而导致交易量太低,而是专利判赔太低,市场价值无法体现导致企业或个人的专利都流于自用或主动放弃权利,在这一点上互联网同样帮不到忙。

  事实上,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的申请过程本来就是有电子申请这种比较高效的途径,国家知识产权局还经常公布相关的数据统计分析,并发布公报和白皮书等等,在信息传播上并不存在桎梏。何况知识产权本身就是一个跟创新、前沿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互联网并不是比之“先进”多少的利器,反倒是互联网行业需要更多的专利或知识产权来获得更好的发展。

  由此可见,互联网平台在专利申请和交易的服务层面,无论是流程简化还是服务质量提升亦或价值凸显等问题上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更遑论颠覆与创新。

  此外,再谈谈成本的比较。“互联网+”标榜的重要噱头之一就是价格低廉,然而,但凡从事知识产权的人都知道,如今的代理价格已经是冰点价,甚至是跳楼价,早已不是十几二十年前那种高额的代理费了。更何况,专利本来就是小众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高端产物--并不是价格低,用户就愿意买账。有时候价格太低,反倒让申请人担心代理所不靠谱。真正有创新能力、敢玩专利的企业其实也不是缺钱的主儿,华为、中兴这样的专利申请大户,不会因为你互联网平台的服务价格低廉而选择你。价格其实并不是影响专利服务的最重要因素。

  解决核心问题是关键

  当然,需要澄清的一点是,我们并不是要刻意否认互联网的作用,问题的关键在于:“互联网+”到底要去解决什么问题?拿互联网金融来说,无论是微信理财通还是各种“宝宝”,他们的互联网产品都能让理财用户不再拘泥于银行那么微薄的一点利息收入,而可以随时在手机上查看自己的账面收益,既清楚又便捷,再也不用去银行排队购买或取消理财产品了--互联网金融从利息实惠到购买便利性上都解决了实实在在的问题,老百姓怎能不欣然拥抱它呢?同样的逻辑,我们在考虑“互联网+”如何与知识产权结合时,首先应该考虑:到底能给知识产权解决什么核心问题?能不能缩短申请周期?能不能简化交易流程?能不能保证更高的专利撰写质量?能不能提升专利价值?能不能促进专利技术实施?……如果一系列问题都不能解决,那用户必然不会买账,点击量和人气也很难集聚起来,无法实现“眼球经济”的“互联网+”是无法持续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互联网+”能否带来成功,其实都并不取决于“互联网+”,而在于所属行业本身是否能迎来破冰。专利制度在我国直到现在也只是30多年的历史,专利意识和专利保护意识仍然需要大幅提升,专利赔偿额不够高也使得专利的威慑力不够,其价值无法真正显现。就算是美、欧等发达国家,专利制度已经运行了几百年,也没有听说过互联网带来了多大冲击和改变。因此,至少在中国,专利事业的发展仍然处于瓶颈期。在这样的阶段下,请先慎谈“互联网+”,请先把投资人的钱拿回去。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没有人愿意把大把资金持续投入到一个无法长期盈利的项目上。搭建平台虽易,维护可绝非易事,实现后期盈利就更是步履维艰。与其等待互联网来拯救,我们不如踏踏实实做好专利的申请和布局,提升专利服务的口碑,等待真正的专利刚需来临。(作者:王西亚 编辑:优智博,来源:《中国知识产权》转载自优智博知识产权)

温馨提醒:

当您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请冷静以待,可以通过咨询法律专业律师,咨询相关法律问题,走适宜的维权之路,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护您自身权益!

如果有法律问题,请拨打免费咨询热线:0574-83099995 我们及时为您解答。

免费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