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商业秘密 > 正文 >

南郑检察“三维发力”护航企业创新路

发布时间:2025-07-21 09:41商业秘密网点击率:5088

“检察官,我们新研发了酿酒工艺专利,怎么才能防止被仿冒?”近日,在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黄官酒厂的走访宣传活动现场,酒厂负责人向在场检察官询问。

“首先需要及时完成专利申请,我们可以协助联系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加快审批;其次,建议在生产车间的核心工艺环节安装防偷拍设备并签订保密协议;最后,一旦发现侵权线索,请立即通过‘秦创原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工作站’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响应。”南郑区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负责人董辉立即回应。

这场面对面的交流,是南郑区检察院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南郑区检察院立足知识产权检察职能,通过专业化团队建设、协同化保护机制、精准化法律服务“三维发力”,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检察动能。

组建专业办案团队

“现在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往往刑事、民事、行政问题交织,还涉及专业技术鉴定,没有复合型人才队伍很难办出效果。”前不久,在南郑区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的案件研讨会上,检察长郭文安指着一份刚受理的假冒注册商标案卷宗说。

为打造复合型人才队伍,南郑区检察院专门成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从全院选拔出6名既懂法律又熟悉技术的检察官,组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检融合办案团队。

“我们定期组织学习知识产权最新司法解释,还邀请市场监管部门的专利审查员、高校法学教授担任特邀讲师。”团队成员、检察官助理韩潇宇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商标侵权判定标准”“商业秘密保护要点”等学习内容。

针对疑难复杂案件,该院还引入“外脑”支持——聘请3名知识产权领域的人大代表和2名专利代理师担任特邀检察官助理。

“去年办理的一起侵犯商标权案,涉案商标扫码信息多达十几万条,正是特邀助理的专业分析,帮我们提高了办案效率。”董辉回忆道。

2024年以来,南郑区检察院组建的这支四检融合办案团队已办理知识产权审查逮捕案件6件8人、审查起诉案件9件23人,通过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为企业挽回损失200余万元。

开展协同联动保护

“区检察院吗?我们在检查中发现某烟酒店涉嫌销售假酒,需要你们提前介入。”6月15日,南郑公安分局环食药犯罪侦查大队的紧急来电,开启了又一次执法司法协同行动。

南郑区检察院知识产权办公室的两名检察官迅速赶到现场,一边指导执法人员规范固定电子证据,一边提示:“注意扣押程序合法性,这关系到后期侵权数额的认定。”这已是今年检警双方第3次开展此类协作。

“知识产权保护不能单打独斗,必须构建全链条保护体系。”南郑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张远成向《法治日报》记者展示了一份《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汇编》,里面收录了与法院、公安、市场监管等12个部门会签的合作文件。

“现在我们建立了案件双向移送、行刑反向衔接等8项机制,重大案件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和行政部门联合研判,行政违法线索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反馈处理结果。”张远成进一步解释道。

目前,这种协同效应已初步显现。2023年以来,通过行刑反向衔接机制,南郑区检察院对不起诉的10人移交当地县区市场监管局,市场监管部门已对7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

提供精准法律服务

“一份检察建议,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站在清澈的冉家河边,南郑裕丰农机合作社负责人老李感慨道。

今年3月,该社使用的“汉中大米”地理标志因灌溉水源污染面临质量风险。南郑区检察院走访发现后,立即向生态环境部门发出检察建议,推动开展流域专项治理。如今,河流水质达标率从78%提升至95%,合作社的有机大米订单量增长30%。

这样的精准服务,得益于南郑区检察院建立的“企业需求清单”制度。

良顺藤编公司“担心非遗技艺被抄袭”、某科技企业反映“专利维权周期长”……在南郑区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记者看到12家重点企业的走访记录本上详细记载着23条企业需求。

“能现场解决的当场办,需要协调的纳入督办台账,每周向企业反馈进展。”董辉向记者介绍道。

除此之外,在世界知识产权日等节点,检察官们化身“法治宣传员”,结合所办案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讲解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条文,增强其法律意识,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企业的急难愁盼,就是我们的履职方向。南郑区检察院将持续深化‘秦创原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工作站’建设,探索知识产权综合履职新机制,让更多创新成果在法治沃土上茁壮成长。”郭文安说。

(作者:本站编辑,来源:千龙网)
商业秘密网官方公众号 真了么官方公众号
温馨提醒:

当您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请冷静以待,可以通过咨询法律专业律师,咨询相关法律问题,走适宜的维权之路,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护您自身权益!

如果有法律问题,请拨打免费咨询热线:0574-83099995 我们及时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