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典型案例 > 正文 >

天奈科技“重拳”商业秘密侵害,捍卫知识产权成锂电产业新共识

发布时间:2025-11-03 10:13商业秘密网点击率:2414
近期,国内碳纳米管龙头企业天奈科技一起前员工侵犯商业秘密案宣判,三名前员工均获有期徒刑。

知识产权从过去的“软约束”,彻底转变为一条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天奈科技前员工窃密获刑

近日,天奈科技在其官方微信公布,公司三名前员工王某锐、王某云、王某民因侵犯商业秘密罪,被镇江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至三年九个月不等,并处罚金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人民币。
根据法院认定,王某锐在从天奈科技离职时,私自携带了涉及公司核心催化剂配方及制备工艺(代号9200技术方案)的机密文件。
其后,他与王某云等人利用这些技术秘密,通过其新任职的公司申请了相关的发明专利,导致天奈科技的核心技术秘密被公开。
这起商业秘密纠纷严重冲击了上述人员后续入职公司。该公司在2023年启动IPO,但在同年主动撤回了上市申请。

在此期间,天奈科技以侵害技术秘密为由,在多地法院起诉了长信化学及其相关子公司。尽管长信化学在招股书中未披露此诉讼,但外界普遍认为,这起知识产权纠纷是其IPO折戟的重要原因。

锂电行业侵权案件频发,司法打击力度升级

天奈科技的案例并非孤例。2025年,锂电材料行业频发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且司法判决呈现出处罚力度加大、维权手段更加多元的特点。
另一锂电材料龙头天赐材料与前员工李胜、郑飞龙等人的侵犯商业秘密案也已审结。李胜、郑飞龙因违反保密义务,将其掌握的天赐材料液体锂盐生产工艺披露给竞争对手,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四个月和三年四个月,并处罚金。

在刑事案件判决基础上,天赐材料进一步提起了民事诉讼,向涉嫌使用其商业秘密的永太科技及相关方索赔高达8.87亿元。而永太科技则随后以侵害商誉为由对天赐材料提起反诉,索赔5752万元,行业知识产权纠纷的复杂性得以显现。

行业共识凝聚:知识产权成核心竞争力

一系列标志性案件的发生,以及企业、法律层面的后续动作,表明锂电材料行业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和保护正提升到新的高度。
天奈科技在官方声明中强调,公司已将知识产权保护置于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并建立起涵盖制度、技术、流程和教育的严密保护体系。
从天奈科技前员工获刑,到天赐材料发起天价索赔,一系列动向清晰地表明,中国锂电材料行业正告别过去依赖技术捷径的野蛮生长期。
在产能过剩、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知识产权不再是纸面装饰,而是成为企业捍卫技术护城河、清理市场秩序的实弹武器。
(作者:本站编辑,来源:高工锂电)
商业秘密网官方公众号 真了么官方公众号
温馨提醒:

当您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请冷静以待,可以通过咨询法律专业律师,咨询相关法律问题,走适宜的维权之路,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护您自身权益!

如果有法律问题,请拨打免费咨询热线:0574-83099995 我们及时为您解答。